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下载 苹果客户端下载

四季饮食:金秋时节话药膳

  • 简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辨体施食,体质虚寒者,不可施以寒凉,素体火旺者,不可更以温补,只有补其不足,方为雪中送炭。

在中国人的膳食中,许多食物既是食品,也是药物,故古人早就有“医食同源、药食同根”之说,民间也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
 
中国药膳自远古至现今,源远流长;从宫廷到民间,广为传播。据有学者统计,自汉初到明末,有关药膳的著作已有300多部。药膳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不断探索、积累而逐渐创立的独具特色的一门临床实用学科,是中华民族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


四季饮食:金秋时节话药膳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医学一直十分重视饮食调养与健康长寿的辩证关系,发明了食疗,即用饮食调理达到防病治病作用,以及药膳,即用食物与药物配伍制成膳食,以达到养生和防治疾病的作用。
 
药膳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严格按药膳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采用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制作而成的食品,即现代所称的功能性食品
 
中国传统的药膳绝不是食物与中药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中医辨证配膳理论指导下,由药物、食物和调料三者精制而成,这样才会既具有药物功效,又兼有食品美味,能用以防病治病、强身益寿。
 
药膳的主要原料是中药。在4000余种常用的中药中,有500种可做药膳原料,其中使用较安全且味道可口香鲜的大约有60味,有天麻、人参、杜仲、茯苓、当归、沙参、陈皮、珍珠粉、冬虫夏草、决明子、天冬、丁香、黄芪、白芍、党参、枸杞子、甘草、麦冬、鹿茸、山药、熟地、灵芝、首乌等,这些药材以植物药为主。
 
这些“药食同源”的中药与食物配伍、应用时都需要遵循中医理论,使它们之间的作用互相补充,协调一致,否则就会出现差错或影响效果。中医对药膳有着严格的禁忌,主要包括药物配伍禁忌、药膳与食物配伍禁忌、食物配伍禁忌和疾病忌口等。
 
根据中医理论,人的体质可因遗传、生活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而有所不同,不同的体质在生理、病理、心理上会有不同的表现。制作和食用药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辨体施食,体质虚寒者,不可施以寒凉,素体火旺者,不可更以温补,只有补其不足,方为雪中送炭。

四季饮食:金秋时节话药膳
 
药膳养生中,不仅要讲究非食疗中药材的性味,也要注意食疗中药材的性味。一般来讲,温性、热性的食疗中药,如生姜、大葱、红枣、核桃、羊肉、小茴香等,具有温里、散寒、助阳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寒证、阴证;凉性、寒性的食疗中药,如绿豆、藕、西瓜、梨、荸荠、马齿苋、菊花等,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热证、阳证。
 
就五味而言,酸味食疗中药,如乌梅、石榴等,能收敛、固涩;苦味食疗中药,如苦瓜、杏仁等,能清热、降气、泻火、燥湿;甘味食疗中药,如大枣、蜂蜜、饴糖,能补养、调和、缓急止痛;辛味食疗中药,如生姜、大葱,有发散和行气等作用;咸味食疗中药,如海藻、海带等,则能软坚散结;淡味食疗中药能渗利小便,如茯苓、薏苡仁等。
 
药膳的烹调,主要以“炖、煮、煨、蒸”为主,最后都可成为“汤”,这样可使药物和食物在较长时间的受热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有效成分,增强功效。药膳烹调的特点是以药物和食物的原汁原味为主,做到既具补益作用,又具菜肴鲜美的特点,以诱发人们的食欲,从而达到确切的功效。
 
“饮食有节”是中医重要的养生保健原则,药膳食疗同样应适量而有节制。短期内不宜进食过多,不可急于求成。应根据自身状况,经常小量服食,持之以恒,久之定能收效。
 
秋季,气温逐渐降低,空气中的湿度也相对降低,气温偏于干燥。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阴气渐长,万物生长成熟。中医理论认为,五脏之中,肺主秋季,《黄帝内经》中记载肺为“相傅之官”“诸气之本”,既主呼吸之气,又主一身之气,具有主宣发、肃降的功能。因此,我国民间有秋季进补的习惯,有些病弱体虚者还会在家中自制药膳。
 
秋季有必要进补,因为合理进补不仅可以弥补夏季的过度消耗,还能增强人体对寒冷天气的适应能力。但专家提醒,若要进补,应在专业的营养师或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健康网盟公众号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更多名医名家

邓铁涛的“养生秘

见证了一个世纪的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公布了他

针灸界领军人物--

石学敏的一生与银针结缘。小小银针,细若麦芒,在他的手中,就像

闫杰

闫杰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