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下载 苹果客户端下载

老年人如何选购保健食品?食药监局支招

  • 简要: 老人保健养生是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但保健品真的有那么神奇的功效吗?它究竟属于药品还是食品?老人应该怎么辨别、选购保健品呢?

   逢年过节,很多年轻人会为家中长辈选购一些保健品,有些老人家有也会自行购买许多保健品。但保健品广告往往带有一些夸张失实的成分,更遑论一些不良商家、组织有意的售假行骗。近年来,老年人因购买保健品上当受骗的事件常有发生。
 
   老人保健养生是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但保健品真的有那么神奇的功效吗?它究竟属于药品还是食品?老人应该怎么辨别、选购保健品呢?11月13日,株洲市芦淞区2017年度食品药品安全新闻发布会上,株洲市食药监局芦淞分局局长杨凌给出了详细的解答和中肯的建议。
 
   一、保健食品只是食品
 
   一要识别保健食品的几个消费误区。保健食品就是食品,只是一种特殊食品,是一种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但是,保健食品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被夸大功效,给消费者特别是老年消费者造成几种误区:
 
   误区1、保健食品不能“治百病”
 
   目前市面上一些保健食品故意混淆食品和药品的界限,明示或暗示有治疗作用。其实,无论是多么好的保健食品也不能替代药物的治疗作用。
 
   误区2:保健品吃得越多效果越好
 
   很多人认为保健食品具有保健功能,吃得越多效果越好。其实恰恰相反,保健食品到底还是食品,过量可能会引起反效果。不但不会起到保健作用,还会对身体产生负担。
 
   误区3:盲目相信产品广告宣传
 
   有些保健食品广告声称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把产品的保健功能夸得神乎其神,为的就是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对于这样的广告消费者需擦亮眼,不要盲目相信。
 
 
   二、留心保健食品的几种宣传陷阱
 
保健常识_老年人如何选购保健食品?食药监局支招

保健常识_老年人如何选购保健食品?食药监局支招
 
   1)“药到病除”不可信
 
   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夸大产品功效,用绝对化用语和不实承诺,声称可以治疗某种疾病,如“根治”“药到病除”等用语,或者以“无效退款”等承诺,都是些严重欺骗、诱导消费者的行为。
 
   2)“免费活动”为洗脑
 
   一些不法商家通过利用“赠药”“免费试用”“发放小礼品”“抽奖”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加其组织的促销活动。促销现场往往气氛热烈,夸大产品功效,甚至声称根治百病。有些活动还会请一些所谓的患者现身说法,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给老年人造成“不买就没有了、不买就吃亏”的心理暗示,不知不觉中被“洗脑”,从而购买产品。
 
   3)“专家义诊”是骗局
 
   一些不法商家雇佣所谓的专家、教授为老年人开展免费专家体检或义诊,不少老年人受免费吸引从而进行体检或咨询。体检后,“专家”“教授”往往会告知老年人身体存在多种问题,需要及时购买产品治疗,不少老年人因此被诱骗购买了一堆无用处且不知真假的保健食品。
 
 
   4)“健康讲座”为促销。
 
   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访谈、讲座、采访、座谈会”等形式为幌子,邀请一些假冒专家、教授和老中医在现场进行“养生”讲座,顺便兜售保健食品。不少老年人因为盲目信任这些所谓专家或名人的介绍,从而选购了大量假冒保健食品。
 
 
   三、购买保健食品要注意以下事项
 
   1)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
 
   要分清保健食品和药品的界限,保健食品只是对身体有某些保健作用,但无治疗作用,不要轻信商家的虚假宣传,以免用保健食品代替药品,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加重病情。
 
   2)到正规的商店购买保健食品
 
   要科学、理性选择保健食品。针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选择的服用保健食品,并到正规的商店购买保健食品,对上门推销和来历不明的推介会一定要提高警惕。
 
   3)正确识别保健食品标志和批准文号
 
   要正确识别保健食品标志和批准文号。在遇到无法辨别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登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数据查询”栏目查询产品的真实情况。
 
 
   中国健康网盟保健常识小编温馨提示老人养生保健,“合理膳食”是基础,高质量的睡眠和适当运动必不可少。多与老人沟通,灌输正确的养生保健常识,谈谈社会上新出现的养生骗局,以防受骗,也是对老人一种贴心的关怀。


健康网盟公众号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更多名医名家

邓铁涛的“养生秘

见证了一个世纪的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公布了他

针灸界领军人物--

石学敏的一生与银针结缘。小小银针,细若麦芒,在他的手中,就像